【编者按】
当我们讨论灿若繁星的中华文明,G310、G215、G104,这三条连通东西、纵贯南北的国道线远不足以举其大、及其深。但行路间,仍可见一幅恢弘壮美的历史画卷铺展开来——
良渚、二里头、殷墟,实证中华文明五千年;秦月汉关人不见,莫高窟、榆林窟、龙门石窟的造像壁画历千年而不朽;从西安到玉门关,从杭州到泉州港,“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相辉映,展现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开放的姿态、包容的胸怀。
今年7月至8月,“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沿310、215、104三条国道路线,探寻中国历史文化传承保护和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古人用脚步丈量的土地,正在今人脚下跑出新的速度与风景。
近期,“何以敦煌”敦煌艺术大展启幕(9月20日开展),《北凉石塔》《圣历碑》等重量级文物首次在沪亮相,吸引众多市民游客参观。从塑像、壁画到碑刻,这些瑰宝历经千年跋涉与今人相逢,离不开一代代文物工作者的努力。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文物保护事业不断推进,保护理念深刻变革,体制机制持续创新,“让文物活起来”的愿景正化为现实。
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有哪些新思路新手段?视野能否更开阔些?今年夏天,解放日报“信仰之路Ⅱ·大国之道”报道组沿310、215、104三条国道,来到河南、陕西、甘肃、浙江、福建等文物资源大省,探求“文保”二字的内涵变迁。
最小程度介入,最大限度保留
提到碳—14年代测定法,很多人耳熟能详。这是文物保护科技取得的重大突破之一。近年来,文保领域的一大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表明我国文保工作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
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的实验室里,摆放着各种各样的高精度仪器设备以及材料标本。研究人员通过多光谱技术复原莫高窟壁画细节,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矿物颜料信息,对动植物和微生物活动进行鉴定和防治研究。随着文保与科技的结合越来越紧密,文物的“骨骼”“肌理”愈发清晰,帮助它们“祛病延年”也就有了更科学的方子。
在科技加持下,最小干预原则得以推进。拿敦煌壁画来说,由于它们十分脆弱,保护修复工作往往需要提前在实验室和保护现场做大量检测、分析、评估,才能真正投入应用,从而减少对原始壁画的干预。用研究人员的话说,这就像药品研发,从研发、临床试验到上市,需要一个非常漫长的过程。
“这是文物保护理念的进步。”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武发思解释,过去文保工作以本体抢救性保护为主,现在是本体与赋存环境保护并驾齐驱、抢救性和预防性保护并重发展,可以说保护程序越来越精细、谨慎、科学。
通过最小程度的介入来最大限度地保留文物的原本面貌,看似“无为”,实则体现了对文物古迹的尊重和对历史文化的传承。
在西安市区三环内西北方向,有块面积很大、却不见开发痕迹的土地,那就是汉长安城遗址。“考古工作者往下挖,第一个文化层就是西汉的,这说明2000多年间这上面没有叠压建设。”汉长安城遗址特区管委会综合办主任毛新亮说,这份敬意一直延续到今天,陕西省、西安市政府先后颁布法规,把汉长安城从一个遗址、垃圾交错在一起的空间,变成了搬迁8平方公里、75平方公里总体控制区、36平方公里核心区的“特区”,“西安市的城市建设,全部绕开它了”。
加强系统性保护
文物是有生命的,这意味着它们与周边历史环境、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息息相关,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提出“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和合理利用”,整体保护文物本体和周边环境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玉门关及长城烽燧是保障古代丝绸之路畅通的重要屏障。在人们的想象中,它们往往与戈壁、荒漠等意象相伴。记者登临上小方盘城遗址观景平台,视线所及,却见芳草萋萋,湿地、胡杨、芦苇、沼泽相间,构成了丰富多彩的景观。
敦煌市文物保护中心主任石明秀介绍,玉门关遗址作为“丝绸之路:长安—天山廊道的路网”中的一处遗址点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以来,遗产管理机构全面落实保护管理规划,在致力于对文物本体进行保护的同时,精心呵护景观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确保这处珍贵世界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关于全面实施文物整体保护,龙门石窟也很有发言权。龙门石窟研究院历史人文研究中心主任路伟回忆,过去,伊河上只有龙门石窟附近一座拱桥,南来北往都从这里走。研究院就在桥头办公,柴油车一上坡,黑烟扑扑往外冒,车辆震动,加上噪音、尾气、酸雨,不仅影响环境,也不利于石窟寺的保护。
上世纪末,龙门石窟启动申遗,同时对整个区域生态环境进行治理——上游修了桥,重型车不再从景区过,90多个石灰窑、水泥厂等污染企业都关停了,东西两山打造森林公园,局部区域的微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环境变好了,文旅融合得以加速,“夜游龙门”已成为近年来洛阳一大盛景。
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同样离不开多学科合作。西安城墙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建筑。过去城墙守护着人,如今人们守护城墙。在西安城墙管委会信息中心,记者看到一个数米长的数字大屏横贯整个房间,这便是“西安城墙数字方舱综合管理平台”。
西安城墙数字产业创新中心总监赵彬介绍,在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辅助下,团队打造了厘米级、高精度的西安城墙全域数据模型,使之成为西安城墙健康状况的“翻译器”,如今正发挥着文物保护、文旅运营、应急安全和防汛指挥等作用。
一件全社会的事
当下文旅热潮涌动,如何平衡旅游开发和文物保护的关系,成为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一路采访下来,记者观察到三种应对措施,包括限流、延长开放时间和延伸参观点。
在莫高窟,游客要先到莫高窟数字展示中心欣赏电影,然后乘坐摆渡车前往实地参观实体洞窟。这种“数字电影+实体洞窟”的莫高窟旅游开放新模式,有效缓解了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
“地上荒丘一片,地下气象万千。”这是很多人初识土遗址时的印象。在良渚古城遗址,延伸参观点,也可以让游客更直观、更深刻地理解文化遗址的价值。良渚博物院执行院长马东峰介绍,这两年良渚开展绿道建设,通过长约17公里的绿道串联起良渚博物院、杭州国家版本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瑶山遗址公园、双坝遗址等重要节点,并将其与当地文化特色相结合,形成良渚遗址独特的管理模式。
事实上,文化遗产申遗成功不是终点。《世界遗产公约》规定了一系列保护义务,如果对成功列入名录的珍贵遗产没有保护好甚至使其遭受破坏,那么很可能会受到警告,极端情况下还有可能会被摘牌。为了守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不仅要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还要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文物保护。
今年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三周年。记者注意到,泉州很多世界遗产点均为免费开放,甚至没有护栏围挡,人们可触摸可亲近。石狮市博物馆馆长李国宏分析,泉州的世界遗产不是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很多遗产点本就是泉州日常一景,充满了人间烟火气。
因此,人民群众不仅是这座世遗之城的见证者、受益者,更是参与者。泉州社区里活跃着一批志愿者,他们闲时便在“家门口”的遗产点附近洒扫清洁,制止毁损文物行为,发现问题及时向文物部门反映,为保存历史风貌作出微小却重要的贡献。
李国宏说:“大家都抱着一种很朴素的愿望,就是要爱护身边的文化遗产。”毕竟,文物保护不光是一个部门、一家单位或者一群人的事,而是全社会的事。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文明求索:让文物说话 让历史说话 让文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