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地区“对话与和解”正被“冲突和对抗”取代

中东地区“对话与和解”正被“冲突和对抗”取代

日前,在卡塔尔首都多哈重启的新一轮加沙地带停火谈判出现“卡顿”,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和以色列互相指责对方不肯妥协;而即将上任的新一届美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7日就以方被扣押人员获释议题传递乐观信号,预期在特朗普就职前宣布“好消息”。

2025年,中东地区能否迎来和平?本报专访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主任孙德刚,解读中东局势未来走向。

加沙停火仍差“临门一脚”

记者:加沙地带停火谈判仍未取得突破,但特朗普团队表态较为乐观。加沙停火是否有望尽快实现?

孙德刚:目前来看,美国正在积极推动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停火协议,哈马斯也已经做了很大让步,包括暗示允许以军在第一阶段停火期间继续在加沙驻留。停火协议现在正等待“临门一脚”,“球”仍在以色列脚下。

主要症结在于,哈马斯要求以色列释放数百名巴勒斯坦多个派别的重要人物,以换取哈马斯释放30多名被扣以方人员。但遭到以色列右翼政党强烈反对,认为如果释放这些“极端分子”,他们将成为下一个辛瓦尔。以色列仍在就此进行内部协调。

记者:如果加沙停火得以达成,将如何影响中东局势?

孙德刚:如果加沙停火得以达成,将是一大利好消息,能够对中东冲突潮起到降温的作用,也将有助于加沙地带的人道主义救援。

但是,由于根本性的巴勒斯坦独立建国问题仍未解决,就算加沙停火协议达成,也将是临时性停火,只是给冲突按下“暂停键”。无论是哈马斯与以色列,还是黎巴嫩真主党与以色列,一旦出现新的爆发点,可能又将重新陷入冲突中。

地区局势以攻伊守

记者:去年年末,叙利亚局势突变,反政府武装以闪电攻势夺取大马士革,总统巴沙尔·阿萨德离开叙利亚。2025年,叙利亚局势会怎样?

孙德刚:在伊朗、俄罗斯、真主党力量从叙利亚抽身后,土耳其在北方、以色列在南方、美国在中部已开始填补权力真空,这将导致新的博弈。

土耳其支持的“叙利亚国民军”已夺取叙土边境城市曼比季,之后可能对叙库尔德武装“叙利亚民主力量”发动新一轮打击,在叙北部占据更多地盘。

叙利亚内部也不太平,阿拉伯人和库尔德人的矛盾、世俗派和保守派的冲突,都将影响叙利亚政治和解进程。

记者: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巴以、黎以、伊以、红海紧张局势轮番升级,近期叙利亚局势又突变。如何看待当前整个地区局势?以色列是否占据上风?

孙德刚:在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前,中东地区的冲突是地方性的。地中海东部的巴以冲突、波斯湾地区的伊朗核问题、红海地区的也门胡塞武装与政府间的矛盾,三大热点问题相互割裂。

但在新一轮巴以冲突中,由于以伊朗为首的抗以联盟“抵抗之弧”纷纷策应哈马斯,冲突不断外溢,让地中海、海湾地区和红海三大热点问题相互联动,地区紧张局势才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目前来看,以色列在美国的支持下处于战略攻势。伊朗领导的“抵抗之弧”在军事上遭到重创,整体处于守势,主要依靠的力量只剩下也门胡塞武装和伊拉克什叶派民兵武装。

记者:2025年,以色列会收手吗?

孙德刚:本轮冲突以来,以色列可以说是“七线作战”,不断扩大战略纵深。2025年,以色列可能会将重点放在北、南、东三条线。

向北,巩固在叙利亚的既得优势。

以色列对叙利亚新政权,仍抱观望态度。目前,以色列已越过戈兰高地,将军事力量延伸至大马士革南郊,目的就是阻止“叙利亚沙姆解放武装”南下。预计以色列将在叙南部建立新的缓冲地带,使以色列对戈兰高地的占领合法化。

向南,打击也门胡塞武装。

面对不断朝以色列发射导弹、无人机,甚至近期发射高超音速弹道导弹的也门胡塞武装,以色列很可能将采取果断措施。一方面,以色列将拉着美英一起,对其导弹和无人机生产厂、石油和港口设施等采取军事打击。另一方面,以色列很可能正计划采取类似暗杀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高层的手段,对胡塞武装高层进行“定点清除”。

向东,针对伊朗。

内塔尼亚胡政府将针对叙利亚、胡塞武装、伊朗的打击排上日程,根本原因仍是为了延续其在国内的政治生命。官司缠身的内塔尼亚胡为了迎合右翼政党,将继续以“切香肠”的方式,不断对“抵抗之弧”推进打击。

特朗普或继续建反伊战线

记者:随着特朗普即将再次入主白宫,美国的中东政策会出现哪些调整?这又将如何重塑中东的地缘政治格局?

孙德刚:特朗普上台后,预计仍将以组建反伊朗统一战线为核心,最终目标是巩固以色列的既得优势,让其继续清剿“抵抗之弧”。

首先,特朗普将继续推动海湾阿拉伯国家,特别是沙特阿拉伯与以色列的关系正常化。

其次,特朗普将对伊朗核问题采取更严厉措施,包括加大对伊朗制裁,默许以色列对伊朗核设施采取打击等,破坏伊朗核计划,甚至不排除特朗普可能会对伊朗采取军事行动。

不过,在本轮巴以冲突爆发后,阿拉伯国家主要采取对冲战略,底线是避免成为冲突潮的一部分,仍要以自身发展为重。“特朗普2.0”时代,预计阿拉伯国家仍会保持谨慎、平衡的态度。

如何以发展、合作促和平

记者:总体而言,您如何看待2025年的中东局势?哪些因素值得重点关注?

孙德刚:2025年,我们一方面应关注地区国家的内生性问题。包括以色列、伊朗、沙特等中东主要国家的国内政治走向;叙利亚能否实现平稳过渡;极端组织会否卷土重来等。

另一方面,外部性的国与国关系等问题也值得关注。包括伊朗领导的“抵抗之弧”将如何应对以色列的军事攻势;特朗普政府若无条件支持以色列,将产生多大的冲击波;土耳其会否越境打击叙利亚境内的库尔德武装等。

总体来看,中东地区的2025年恐怕难以平静。只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问题一日不解决,巴以问题就会外溢、扩散,给地区带来巨大的不确定性。

记者:一年多来,中东地区冲突频发,造成重大伤亡。国际社会应当如何对此进行反思,并汲取教训?

孙德刚:经过长时间的冲突、对抗,地区国家正逐渐丧失战略互信,“对话与和解”正在被“冲突和对抗”取代,一些国家陷入了“修昔底德陷阱”。

但是,以暴制暴不会让任何一方获得安全感,冲突从来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地区国家需要告别“以武力求安全”的传统安全观,拥抱新安全观。

此前中国曾促成沙特与伊朗握手言和,也促成巴勒斯坦各政治派别的和解,其本质是以发展、合作促和平。中国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也倡导各方通过对话协商以和平方式解决国家间的分歧和争端。这一理念对于中东永久性地解决冲突,具有借鉴意义。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中东地区“对话与和解”正被“冲突和对抗”取代

相关推荐

    条留言  
    给我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