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怎么防?人到中年必补钙?对于老百姓而言,中国专家的这项最新研究后续能够告诉大家:到底哪些人适合吃钙片,哪些人不适合。
近日,上海中医药大学王拥军教授带领团队基于中医阴阳理论指导,利用大型队列数据,结合表型组学策略,率先鉴定出了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的临床分子分型,这一人群服用钙剂后的骨密度几乎没有变化或进一步减低。这种“补钙”不敏感、获益不显著如何破解?其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权威杂志《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
骨质疏松症是最多发、最严重的代谢性骨病。2023年,王拥军教授团队基于22018例全国多中心骨质疏松症人群调查显示,在我国45岁以上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的中老年人群中,骨质疏松症的标化患病率达到33.49%。
在现行的骨质疏松症临床诊断中,双能X线检查(DXA)是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但在评估其骨折风险时,同被诊断为骨质疏松症的患者却有不同骨折风险,提示现有骨质疏松症的诊断标准过于宽泛。同时,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相关指南推荐使用钙制剂,但其疗效、疗程等普遍存在争议,同样提示骨质疏松症的不精确诊断可能是导致药物疗效不确切的原因之一。
针对这些问题,这支研究团队历时5年主导了一项迄今最大规模的单中心多组学骨质疏松症前瞻性队列研究。利用2019年纳入366例志愿者的宏观(饮食、运动、生活习惯、环境状况、合并患病、中药使用情况等),中观(骨代谢、钙磷代谢、内分泌等),微观(基因组、表观遗传组、宏基因组、代谢组)表型组及基因组数据建立数据集,并持续跟踪获取了2年和4年的随访数据,验证集还同步纳入了166例志愿者。
结果发现骨质疏松症宏观的核心临床指标区分度明显,并且在分子层面可以进一步分为两个组群。进一步观察两组在服用钙制剂后2年的骨密度变化,并结合中医阴阳表型组学思维模式,将随访结果进行归类。他们发现一组人群骨密度显著升高,而另一组人群骨密度几乎没有变化或进一步减低,由此命名为骨质疏松症“临床干预相关的亚型(CISs)”。
其中对钙制剂使用敏感、骨密度获益高的为CIS 1型,即阳型;对钙制剂使用不敏感、获益不显著的为CIS 2型,即阴型。确立阴阳分型后,进一步解释其背后的机制基础,发现阳型骨质疏松症组的分子响应活跃,阴型OP组则完全相反,钙信号通路呈现大规模抑制。
研究好“是什么”和“为什么”后,课题组进一步聚焦“干什么”。在临床应用方面,该研究进一步提炼了各尺度主导骨质疏松症发生发展的新型标志物(M3S),利用M3S构建临床预测模型,其预测骨质疏松症的准确率达到81.9%,预测骨折的精度达到73%,相关结论也进一步在外部独立队列中得到验证。
国医大师施杞教授对该项研究成果高度评价,认为从中医阴阳观、整体观、恒动论等理论和思想出发,利用大型队列、基因和表型组学、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方法,系统性、长时段研究骨质疏松症的临床分类学,是中医学辨证论治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以往由于科学技术设备缺乏和技术受限,中医只能在宏观层面通过“四诊”分阴阳,如今可以在中观和微观层面辨识阴阳,还能跨尺度从“宏观—中观—微观”综合分析。
作为项目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精准医学分会会长,王拥军教授表示,对于临床而言,以往的骨质疏松症诊断和治疗一刀切,所有病人不论病情严重与否,指南推荐都需要双能X线检查(DXA)随访和用药,导致了医疗资源的极大浪费,防止骨丢失等预期疗效难以实现,骨折等并发症风险不断攀升。
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诊断严重依赖双能X线检查,但中国的大部分农村基层、世界不发达地区(如非洲地区等)仍然没有条件和财力将双能X线检查这类昂贵的医疗设备纳入常规检查,往往骨折后才治疗,错失早诊早治的时间窗。
据悉,这项研究首先有望开发出血液预警诊断试剂盒,实现“一滴血防OP”“一滴血防骨折”目标,助力骨质疏松症的精准诊治体系建设。同时,临床骨科、内分泌、老年科等相关科室和病房也可以根据阳型和阴型骨质疏松症进行精准分类管理和精准治疗。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进一步文献研究也发现,目前对于骨质疏松症治疗中钙制剂的使用疗效不确切,即使是证据力度最高的大型系统评价依然有结论互相矛盾。对于钙制剂是否有效,学界习惯从钙剂服用时长、用量等角度设计研究方案,仍没有从疾病的异质性角度考虑。而这项研究调整研究思路,从疾病异质性解析问题,也为其他慢性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借鉴。对于被甄别为不适合的阴型人群,团队已经在开发相应中药制剂。
转载请注明出处华人站华人新闻,华人中文网 » 骨质疏松怎么防?人到中年必补钙?